27 June 2008

課外工作坊-get more

話說,學校裡面提供了很多除了老闆與系上以外的資源。其中,研究生辦公

室常常有一系列的workshop或是lecture,讓研究生得到許多課業以外的支

援。例如,研究生活與日常生活的平衡,如何從你老板的指導中得到最多的

東西、求職輔導、寫作論文指導、口試指導等。



每次看到這些五花八門的課,我都會很忍不住想按下去上課,雖然沒有事先

登記,是不能算在學校制度下的訓練課程裏,不過畢竟都算是包含在學費裡

,歐巴桑的省錢細胞還是會不停推動我,盡量去使用學校裡的資源,去上這

種上愈多,感覺賺愈多的課。



因此,就算我已經是即將進入第三年的學生了,我還是註冊了一門彼得老師

看到會把我給宰了的課:Getting more from supervision。



猜也猜得到會想上這門課的學生,不外乎是: 1) 第一年,才剛進來的學生

,跟我做同桌的馬來西亞女生就是;2) 看來在老闆身上欲求不滿者。跟我

同桌,從希臘來的兩位男生看來大概就是這種類型。They work with a

big name. 名氣老闆,意思就是學生可能會面臨比較有限指導的窘境。他

們更需要知道,怎樣駕馭你們有名又忙碌的老闆,盡量從他們身上壓榨最多

的東西。



我不是第一種狀況,也不是第二種狀況,雖然老闆很忙,不過他實在是一個

很會鞭策學生的老闆。所以,全部十幾個聽講學生裡,大概只有我是把這門

workshop當作英聽課來上的欠揍學生吧。雖然說這是一門幫助學生從老闆

身上得到最多的方案工作坊,不過其實更多部份是教導學生,怎麼樣從老闆

的角度來思考指導與被指導之間的關係、進程,我想對於未來有志於學術指

導的同儕,是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第一:不要先問你對老闆的期待,先去思考,老闆對一個博士班研究生的期

待,會是什麼。反求諸己,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開始。這在研究論文進程的推

動上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態度。知道老闆對一個學生的期待,才能有效的推動

: what is the next in this research?



而推動研究的進程,不是老師也不是只有學生的責任,這是一個相互回饋的

機制。不過,最好還是學生要自己能manage your professor (有一本書

就是這個標題 XD), manage your/our project.



第二:所謂的指導,應該多久一次?每次多久?依照不同的科系會有不同的

狀況。以科學領域來說,可能天天見面都有可能;而人文科學領域,可能兩

到四星期不等。然而,天天見面的那種,算是指導嗎?不,充其量只是監督

工作的進程。指導看的是一個大尺度的進程:vision, focus, plan,

practice, monitor, learn, vision,這樣一個大架構的循環圈,造成

研究的推動。一般來說,如果假設是三年畢業的學生,迴圈大概是4-6星期

一次指導迴圈。最理想的狀況是,30-35次的指導迴圈來完成論文。



(PS: 我真是無法理解,研究過程竟然可以量化到這種程度 XD)



第三:研究生活,像是一個四維象限的學習曲線。X與Y軸分別是structure

以及support,這些都是老闆能提供給你的兩大方向需求。作為第一年博士

班研究生的時候,起始點在於第四象限。everything will be told by

professors. They will give you a guide, tell you where is

the resources you should handle, and push the movement of

the research.



經過一段時間,你會逐漸往第一象限移動,這段時期稱作Coaching. 老闆

不在直接告訴你資料的來源,你的方向,不在給你正確的答案。取而代之的

是用一連串的questions。問題指引你想得更深,並且引導你找出自己的答

案。所謂研究的品味,在問與答的過程中,順利的話會逐漸養成。不穩定的

狀態,會讓學習曲線在第一跟第二項線之間擺盪。Coaching結果不好,學

生會重回told階段累積,如果順利,就會進行到下階段,cheering,鼓勵

階段。連問題也都免了,因為你會自己深入探索,自己追求答案了,發展議

題。老闆給你的只是精神上的支持了。最後,進入你自己當老闆的階段 XD

學生自身建立起自己的學術代表性。



老師認為你在哪一個狀態,跟你自己認為你在哪個狀態,最好要相符,研究

進程的指導才不會有所落差。



在犯罪再教育的過程中,一般來說,平均關監獄年是14年。前面的1-2年,

基本上罪犯在監獄裡不是吃飽睡睡飽吃,而是一個非常忙碌的準備工作,忙

著被評估、忙著學會新的制度、忙著學會經營新的人際關係、忙著學會重返

社會的新工作技術訓練,在監獄裡。最後第12-14年也會非常忙碌。他們可

能是一種被半放風的狀態,白天去作生產的工作,晚上回到監獄,就如同未

來重返社會後,他們即將要回的家,他們很忙,忙著預習回到正規社會後的

生活。那麼中間的十年呢?中間十年就不停的在適應、調整、適應、調整,

為了他們可以被接受並且容納於系統當中作調整與準備。



想想博士班的生涯不也很像坐牢嗎?哈。剛開始要學會學術研究基本功夫,

無論是知識本身或是技巧,還要學會如何自我規律、融入這個學術系統中;

而最後一年,可能已經習慣這樣的學術環節,即將為進入學術生涯而預習,

如果有志於此。中間的這些年,不就是適應、調整、生產、適應、調整、生

產在作準備與訓練嗎?



所以,我想老師對剛來的學生若有似無的微笑,是告訴他們:

「咍,歡迎進入博士班監獄 !(笑)」

1 comment:

阿艇 said...

基本上我會對國內博士班和留學生給一句最良心的建議:

welcome to the jungle~XD

請自憑本事求生存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