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美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美洲. Show all posts

24 April 2007

[夸父追日] 感謝篇

這次學術兼玩樂之旅,除了給我花錢的人以外,我還要感謝三個

人。



首先要感謝艾克。

感謝的話已經說很多了,在這邊就不在贅述。只是,我很納悶,

艾克一直說我看起來好像很不開心,哪有啊拜託... 

我很開心好嗎?只是媽有教我,人不可以喜形於色。



最後要感謝文煜跟恆昌。

真是可惡又可愛的兩個人 XD。明明知道我這次來除了體驗大師

的風範外,的確是另有「地理實查」的目的的。不過因為你們的

忍耐還有體諒,可以讓我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體驗學術之美,又有

充裕的時光可以盡情享受北加州溫和暖風、以及有點冷的陽光。



以上三名受獎者請接受小女子的感謝。

[夸父追日] 結論

Tony Bennett有一首很有名的歌about San Francisco: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當初人家介紹這首歌給我的時候,我只覺得曲調很容易上口,

聽了很多個不同的版本,聽來聽去還是本尊唱的最好聽,Tony 

Bennett的聲音又很適合晚上聽,因此還蠻喜歡這首歌。現在,

去過了這個美麗的地方了,我還真的有點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除了各個地理大師漫步的舊金山街頭,還有布著我笑容與汗水

的山坡,留著我清晨或晚上寒凍的發抖,通向漁人碼頭的Cable 

Car,還有那歡笑的金門大橋岸邊,還有令我興奮的無法言語的

金門大橋... 記憶的鮮明,彷若做夢比較真實...



The loveliness of Paris seems somehow sadly gay

The glory that was Rome is of another day

I've been terribly alone and forgotten in Manhattan

I'm going home to my city by the Bay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High on a hill, it calls to me

To be where little cable cars climb halfway to the stars

The morning fog may chill the air, I don't care 



My love waits there in San Francisco

Above the blue and windy sea

When I come home to you, San Francisco

Your golden sun will shine for me




聽起來還有點糟糕呢(笑),當我從英國過去的時候,我的小腦

袋瓜丟在雪菲爾,現在從舊金山回去了,我卻又把心留在那...


我什麼時候,才能又回到那個完整的自己呢?



============== 腳痛的分隔線 ===================



學習人魚踩上陸地忍著楚痛的步伐,

併合著腳無盡的楚痛與思念,

我,蹦蹦跳跳地回家。

23 April 2007

[夸父追日] 旅遊手冊篇

各位看官,請原諒我,實在太多,且回憶太美好,我寫不出來。

可是,現在覺得不寫又不太對得起愉快的回憶,所以,我會慢慢補。







To be where little cable cars climb halfway to the stars 

先來談談Cable Car好了。

在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裡面,我很喜歡的那句歌詞,就是跟

Cable Car有關。話說,如果我起得夠早,我很喜歡一早起來走到鄰近與

Powell Street相交叉的路口,去看Cable Car的運作,看著Cable Car從

山丘上爬下來的感覺,心情會感覺很好。





我實在很想這樣做...



坐上去的感覺也挺讚的,邊體驗著舊金山的起伏的地形,另一方面也

可以輕易地體驗舊金山大城的地景變化。可惜的是,一方面沒啥機會

,另外一方面,我也暫時只敢坐在座位上,要不挺想嘗試著拉著竿子

,站在車子外頭,隨著車子的運動體驗舊金山風的吹拂的感受。應該

會很讚的啦。









Cable Car 在Powell Street底端有一個圓形的轉頭點,這個地方是很

多交通工具交結的地方,有muni,Bart,還有Cable Car。很多次都

在那邊欣賞Cable Car轉頭,對我來說挺新奇的,跟以前認知的交通

工具轉頭這種事情都不太一樣。在Powell Street這個地點,對於一個

城市的新舊交通工具的重疊與持續利用,感受挺深刻的。

(看吧,我還是有努力做地理實查滴...)



再來說個有趣的吧。話說,最後一天我們到了我一直很心儀的學校-加

州柏克萊大學,她們的地理系挺不錯的。有個校園感覺還是挺好,而

且,美國人還是比較會行銷(或者其實應該是說,名校已經儼然變成一

種名牌在行銷),學校裡面以及學校附近的禮品商店,真是玲瑯滿目,

樣式多得要命,看都看不完,不像英國大學我去過的幾個大學,裡面

的TEE或是襯衫都只有幾個樣式,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最有趣的是在回家的當頭,經過游泳池聽到喧鬧的加油聲,哎!

原來是遇到柏克萊和史丹佛大學兩大校的Water Polo Match。這倒是

很新鮮。平平是名校耶,又是很少見的Water Polo,說什麼都要花點

時間進去看。







應該就是所謂的水上手球吧?比賽規則看起來有點像籃球,又有點像

足球,對於我這個運動小白癡,細節我不會描述,就不描述了 XD



不過在看著比賽的同時,聽著Go CAL還有Go BEARS的歡呼聲,我

一直回想起大學的時候幫班上球隊加油的盛況,那種熱血,還有講著

No Mind的奇怪英文的記憶... 唉,果然看比賽還是要看現場的。那種

心情隨著分數起伏的感受很強烈啊!雖然史丹佛在剛開始有些弱,不

過最後再結束比賽前拼成平手,打進延長賽,竟然在延長賽的時候扳

回一成!很棒的一場經驗呢。



[夸父追日] 吃喝篇

這部分真的是要整理都覺得有點頭痛呢 XD,要怎麼開始呢?



這次很早就決定要大吃大喝,擔心回英國後猛胖個三四公斤,所以

還在出國前一個星期還特地強力催減一下重量,沒想到回英國後一

看,還好耶,只胖了一公斤,體脂肪還大大的減了三個百分點,真

是驚人!大概是有給他猛走路,然後小貓胃口也沒有變大,真是老

天爺保佑。



1. 江南又一村

  622 Jackson





歐,久違的中國菜!現在半夜一點半,寫這個部份真是虐待我自己

的胃。這家是從旅遊手冊上面看到的,看起來好像挺不錯,又寫著

很有台灣風味,第一天衝到AAAG去「上課」之前,就找這家進去

吃。味道很不錯,點了兩道菜,一道是蔥爆牛肉、另外一道是檸檬

雞,天啊,好餓啊。檸檬雞真的很棒,雖然我們一致認為他應該是

橙汁雞排。湯可以無限續的樣子,我是沒續到啦,哈哈...飯也很Q

反正,是一個一整個可以醫療鄉愁的地方。



2. Tangerine Restaurant:

  3499 16th Street




照片暗暗的沒有照得很漂亮,所以就不擺了。不過這家店真是好吃

極了,氣氛環境也很不錯。我們點了芒果鮭魚排以及約克牛排,我

第一次知道,原來鮭魚排也是可以分幾分熟的呀,真是一整個訝異

。去的時候剛好遇到隔壁桌有人生日,一堆親朋好友一起過生日,

很有意思。過生日過到一半,還有人起來講祝福的話,我在旁邊聽

著聽著,都覺得好感動,眼睛差點紅了起來,呵呵,好險店裡面暗

暗的,大概沒人注意到吧。雖然生日叫一大堆人來一起吃飯有一點

怪,不過,這也是另一種讓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的藉口吧。要不然

現代人好忙啊。



3. Pasta Pomodoro

 2304 Market Street











OH! 這家真的沒話講,雖然旅遊手冊上面介紹的是,他是連鎖店,

但是,這家義大利麵真好吃!首先上來的是一碟麵包還有橄欖油+

羅勒的醬,沾著吃相當好吃(又餓了糟糕,哀)。接下來是前菜,

我們點了淡菜當做前菜,淡菜裡面也有附上大蒜麵包,天啊,沾上

淡菜的湯汁,海鮮的甜用麵包提了出來,真是給他一整個美味,吃

著吃著都好想繼續續麵包喔。最後義大利麵上場了,分別是義大利

肉丸義大利麵,白酒蛤蠣義大利麵,醬料果真如手冊上所說,相當

多,無論是義大利麵或是配料,都很入味,價錢也算平實,真是值

得推薦的店。



這家店位在卡斯楚街區,裡面進餐的顧客很多是同志,這是跟台灣

進餐時比較不一樣的經驗。他們在這裡可以很開心地跟自己喜歡的

人一起吃飯,無論是語言或肢體上的互動甜蜜,看著他們的親暱,

自己真是覺淂後悔,應該要戴墨鏡跟可魯出來滴...



我很愛的照片,就是在這裡裝憂鬱的。當然是拍的人厲害嘍。





4. Cheesecake Factory







好吃的Cheesecake(淚)。這家在Union Square的Macy's百貨

裡面,因為位在頂樓,如果坐在外面,可以俯瞰Union Square,

還有觀賞四周的建築物,Tiffany & Co. 就在對面喲。風景很不錯



這家店光Cheesecake的菜單就佔了一頁半,太多種了,看得眼

花撩亂的,最有意思是,還有Godiva的Cheesecake,當時真的

很想來個cheesecake全餐,不過因為早上吃早餐吃得晚了,份

量又多,所以中餐其實有點吃不太下,我就意思意思點了個

Original Cheesecake來吃吃看。嗚嗚,真是太好吃了,份量其

實還是比想像中的還要多,本來還想貪心點兩個來試試看呢,

好險只點了一個。與一般的蛋糕不太一樣的是,他的起士餡是

很軟的那種,起士味相當濃厚,很讚的啦。



妹,你一定愛的。天母吃吃看Cheesecake算什麼啦?

已經可以丟掉了,呼呼...



5. Ghirardelli 巧克力廣場

嗚嗚,我又要哭了,太好吃的巧克力聖代了。我只能這麼說。

其實漁人碼頭一連串過去,很多空間再利用的Case,很明顯,

碼頭邊的紅磚倉庫,都陸陸續續便成Hilton或是Hyatt飯店,餐

廳,市集等,是很有趣的一個地方。Ghirardelli就是其中一個

例子。由於惡魔島才是我們的重點,所以巧克力廣場我們很快

地飆過去,只去嚐了一下有名的熱巧克力聖代... 







歐!我該怎麼形容呢?其實最有名的應該是叫做Earthquake這

種玩意的聖代,但是份量實在太大了,無福消瘦 XD。所以,只

好試試看這個熱巧克力聖代。看起來很普通對?但是喔,我告

訴大家,我只能說,濃郁的熱巧克力淋在冰淇淋上,真是融化

我的心啊...





6. Sabella & La Torre



咦,這張照片還蠻大頭狗的感覺 XD,怎麼看起來頭好大



哈!我最期待的螃蟹大餐,終於登場。

那天,我很愚蠢地沒有把手冊帶出來,好吧,大家就只好各憑

本事,憑著直覺,覺得好吃的就衝進去吃。到了Fisherman's 

Wharf時,一眼看到很多炸海鮮的攤販聚集的那條街,毆毆毆

我差點失了神 XD。晃著的同時,看到一家號稱從1927年就開

始的餐廳,好吧,就決定這家,就算,吃到荷包付不出錢,也

硬是要去吃。



從波士頓流行過來的麵包巧達湯!酸麵包好好吃喔.... (滾)



跟進去時,其實內心有點忐忑的。我們進去的時間算早,四周

沒有人點螃蟹你知道嗎?是不是因為太貴,所以沒人點捏?菜

單上面又寫時價,擔心的咧。萬一一隻給我們開個天價怎麼辦

,我們還一次點個兩隻,後來有點螃蟹的客人都一起或是一家

人只點一隻,頓時,真擔心到時候付不出來要尿遁。還好最後

付錢時,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這隻螃蟹好像是我整趟旅行中,唯一我可以自己全部吃完,且

沒有遺留下任何東西的餐點。這隻螃蟹應該要感到感謝,我竟

然這麼捧他場,哈。海鮮不管怎樣,簡單、新鮮,就會好吃。

雖然他搭配的紅色醬也相當好,可是,對我來說,還是單純地

、吸吮海鮮的原味湯汁,是最好的享受。不過對我來說太久沒

吃螃蟹了,被笑吃得不順手...下次再多來個幾次螃蟹全餐吧,

一定會大大改進的!







最後殘渣照片,不可放過。



7. Akasaka 

 2650 Telegraph Ave. Berkeley







雖然我們在這家店受了一點點氣,不過,因為我還是吃得很開

心,所以還是介紹他一下。



這是一家日本料理店,除了供應原來就有的一些日本料理外,

也有供應很多的加州捲。話說,在食物研究當中,加州捲聽說

是個相當有趣的例子,可以說是文化混血與創新的好case吧?

從一個異國學習了原本的文化,創一個新的菜單,然後再傳回

原來國家飲食文化的一個個案。我一直以為,加州捲就只有一

種東西,沒想到,加州捲只不過是個料理的底,可以有很多不

同的壽司變化,好玩。



由於有一份All you can eat,所以很海派地點了一堆握壽司、

還有一份Roll、鳥燒、天婦羅壽司,印象中好像就這些...



會不開心的原因是在於,店員沒有講非常清楚All you can eat

的遊戲規則,一開始又誤會我們只點一份All You can eat,造

成的誤解;然後,大概看我這個All You can Eat的小女生一直

點不太爽,結果,很誇張地我們還沒有說點完,她就把帳單送

給我了,明顯下逐客令,而且還一直來收盤子,要結帳的時帳

單又不清不楚,我們那時是的確有點怒了。不過除此之外,老

實話結果很好啦,過程也很樂就是了。除了因為腳痛的原因,

我必須要蹦蹦跳跳的走進那家店,然後再蹦蹦跳跳地從那家店

蹦蹦跳跳地回家以外,其他的,我倒很樂。其中很樂的原因竟

然是,第一次在美國跟人家辯論帳單的事情,感覺很新奇,我

們請店員過來的那瞬間,然後還跟她不是很生氣地爭辯時,其

實我還蠻配服我們的... XD。



============================================



除了以上的以外,還有一些遺珠之憾。例如說好吃的歐姆雷

特,或是在會館附近的很小家的日本料理店等等,只好割捨

掉。實在太好吃了,英國都沒有這些東西可以吃,嗚...

邊寫又邊哀了.... (怒)。



還是附上歐姆雷特好了,我第一次吃到這種東西耶。

這實在太好吃了。

[夸父追日] 會議篇: AAAG





雖然我被恆昌取笑說我根本就是來玩樂的,當然要嘍,作為地理人到新城市怎麼可以

不體驗一下呢?不過,我還是有去參加會議好不好?親愛的小老闆Tariq,系上的某些

同學,Eric老師,姜老師,徐老師,都可以證明我有很用功的參加會議喔!





排隊排的露露長的報到處



比起兩年前的IBG經驗,AAAG果然還是地理界最大的拜拜,規模大非常多,

最基本的一天至少有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又同時有數十場的會議一起舉行,

拿到會議手冊時,以為地理學會好心發的旅遊手冊呢!那足足有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的厚度,然後那本字典寬度的一半,就知道

那分量有多驚人。



以Keynote speech的照片為例,萬頭鑽動的感覺真的是很驚人。不過,這次的

Keynote Speech有點小失望,有一種純粹從白人文化、背景去看世界的地理學

的感覺。不過想想也沒啥好驚訝的,這本來就是一個白人,甚至可以說以美國

白人為主體的社群,有這樣的感受,應該也沒有什麼難理解。而且很有趣的是

,我們都覺得蠻有那種地理學咍的感受,雖然我自己是地理人說這種話很奇怪

,不過從why geography matter 到反思the world is flat的單純想像,一直強調

著地理學的重要性,是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恐懼。不過一個場域的集體催眠

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





萬頭鑽動的開幕大會還有speech,很驚人吧!



我選的幾個場次,其實都跟我一直想看的大頭有關係。



例如Ron Johnston, Don Mitchell, Henry Yang, Derek Gregory... 真是給他高興。

我親愛的老闆Peter Jackson也是大頭啊,而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Panel我一直很

想聽,參與Panel的人員裡有一個是我重要的Reference作者,可惜安排在會議的

最後一天,我跟恆昌要趕著回英國上課的關係,沒有機會參與那個Panel,是最

大的遺憾。



(結果今天上了很生氣... 早知道多留在那邊一天,今天大家花很多時間討論後竟

然也沒報告,大家上完課,感覺好像被Matt 老師戲弄了耶,嗚嗚.... )



在這個會議中,可以看到很多平常很少接觸的議題,例如無意中我誤闖一個教育

與人口地理學的計量方法做的gated community的會議,還挺有意思的,雖然那

不見得我聽得懂或是不見得贊同他的方法。而Don Mitchell主持的書評會則是我

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源來作者只是想連結歷史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然後以

地圖學的方式來做討論,但是在Don Mitchell的評論下,這本書成為連結冷戰後

的政治地理學以及文化地景重構的著作,雖然有點在吹捧作者,不過也是挺有意

思的看法。



Henry那場,則是英文負擔最小的一場 XD。Henry挺讚的,不會拘泥於case 

studies的格局,而是作徹底的理論化,把不同區域的case,用幾個大的標題與

概念貫穿,讓我見識到理論化與抽象化的表現張力。這是我現在最缺乏的能力,

是該好好學習,雖然不知道要幾年才可以變成那樣。



其實聽聽這些會議,得到的知識是一碼子的事情,另外最主要是去目睹這些學

者的風範。光衝著這一點,這次的收穫真的很多。很棒的經驗。最後,滿坑滿

谷的書展是讓人覺得很恐怖的陷阱。很可惜就是這次從英國帶來的卡沒有辦法

刷很多,我只好忍著看艾克刷,要不然看到好多想刷沒得刷...嗚...



另一個很樂的,是我在會場上面遇到姜老師和徐老師。不是我在誇張啊,姜老

師看到我的時候真的楞了三秒鐘才認出我呢 (爽)。我想剛開始她一定想,這是

哪來的小毛頭,沒看到我在跟其他大頭社交,竟敢站在旁邊想要藉機搭訕我。

沒想到是我吧... 哈哈。姜老師認出我後,很驚訝地連爆三珠: 第芬尼妳還好吧

?是怎麼了?身體好嗎?是故意的嗎?是不是工作太辛苦了?不要工作太辛苦

啊... 害我很尷尬,我怎麼好意思承認,沒有啦老師,我沒有工作很辛苦,三不

五時還在英國到處玩耍呢...  XD



可惜老師忙著趕場,我們也忙著趕場 XD,所以沒機會再吃個飯或會個面什麼的

,不過,能在會場上能遇到老師們還真的是很高興呢。突然想起來,那時候怎

麼沒跟老師照個相呢?有點失策耶。

22 April 2007

[夸父追日] 室友與旅館篇

旅館: 

The Amsterdam Hostel

749 Taylor Stret, SF, CA 94108

http://aaehotels.com







這是我真正第一次跟不認識的人一起住在HOSTEL。



上一次在hostel是在Glasgow,不過因為那時候居住的Hostel品

質實在很差,因此第二天跟學姐和學妹馬上搬到舉辦會議附近的

高級旅館去,過很奢侈的幾天生活。這次的經驗,讓我真正體驗

跟不同旅人一起生活的經驗。





第一次自己做的waffle


先說一下旅館的狀況好了。他離開會議的地方很近,也很接近主

要的交通幹線,其實相當方便。在價錢上,我住Share Dorm,

一個人一晚10鎊,聽說比起其他Hostel是些許貴了點,不過重點

是還算乾淨、男女生又分開、旅館幹部也算親切,再加上地點的

優勢,還有無線網路、無限鬆餅咖啡茶,折合起來還算划算。不

過話說回來,雖然有無限鬆餅可以吃,不過也沒有歡愉很久。第

一天,很高興地一早起來還跑去弄個兩個鬆餅來吃,還跟一個長

得很酷的瑞士爸爸聊天,第二天,勉強吃一個意思意思,第三天

以後就完全不想吃鬆餅了,跟剛來的時候想說每天鬆餅吃到爽還

可以省早餐費那種情景完全不一樣,看來,我真的很難伺候。


由於第一天到的時候已經相當晚了,所有的室友全都睡著了,接

下來兩三天,每天五點就起床準備出門,觀光以及參加會議,因

此一直都沒有機會遇到室友們。直到第三天我終於在室友關燈前

到宿舍了,那天只有一個Sarah在房間,一看到我就說,你終於

出現了,我們都在討論最上面那個神祕的人... 每天很早出門,又

很晚回來,該不會在night club上班吧?害我三條斜線馬上跑出來

,最好是喔!最好我那麼有本錢可以在night club上班。和Sarah

聊一聊知道室友們來歷,前兩天是由歐洲來的兩個背包族姐姐,

還有Sarah。歐美人實在很厲害,這些室友才剛來沒多久,又是

短暫的旅人,結果晚上邀一邀,竟然就鞋子一起穿,裙子一起穿

,一起去pub喝酒玩樂了。



後來幾天來了一對從巴西來的母女,最後一天來了一個唸建築的

韓國女生,她真是幸福,今年大三,不過休學一年,準備要好好

環遊世界,舊金山是她第一個來的城市,不過對她來說當背包族

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什麼都要自己來。聊著聊著,大家一致的

想法都是:北加州好冷 XD。跟大家想像中加州、陽光、棕欖樹

的陽光地帶,完全不一樣,好冷好冷!的確,不是半夜被冷醒就

是出去的時候冷得要命,果然大家對於所謂的加州,都有莫名的

刻板印象。


Lobby這個空間則是另外一個遇到其他人的好地方。很多這次參

加會議的學生,都住在這家旅館,TIM也說,旅館會客滿也是因

為這次會議,果然是個很大的會議,滿山滿谷背著AAAG的包包、

嘴巴嘀嘀咕咕的Geography(ies)。可能在Union Square 還有

Hilton附近,隨便招牌砸下來都會打到地理人。


很不錯的與人共同生活的經驗。Hostel挑戰,成功。

17 April 2007

[夸父追日] 我跟美國...



先讓大家驚一下,這是在飛機上的高熱量點心。

我吃完Mini chips以及Cheese以後,就完全不想吃其他東西了。



七年前到美國,還沒有這種大美國帝國的感覺,今天,卻徹徹

底底地感受到。


首先,在曼徹斯特要去check in的時候,乘客的身分就已經被分

成美國人與非美國人的差別。因為身分的不同,你被觀看的方式

就不一樣,而且,性別也會有所不同,這是後話。


因為我們不是美國人,盤問就變得比較久,只在航空公司的櫃檯

喔,就像面對美國海關一樣,被盤問旅行的目的、上次去美國的

時候、你在英國是什麼身分、你念什麼的、有沒有學生證、這次

在美國要停留多久、有沒有攜帶違禁物品、你帶的錢有沒有超過

多少又多少... 然後我的東西連同學生證又被拿到遠遠的地方去討

論,我嚇一跳,那個工作人員才安撫我,別擔心別擔心,我們只

是拿去例行檢查。我還在英國的領土上呢,感覺就好像在美國國

土上一樣,感覺很令人不舒服。


進了海關,好,我開始可憐的旅程了。我每次都戲稱我第一次來

英國時明明就已經過了海關還要被搜身,一定是因為我漲太胖,

他們以為我把炸彈綁在身上,所以才需要搜身。沒想到,我現在

比較瘦了,還是被搜了(看來還不夠瘦)!原因是我愚蠢地帶了

有金屬環的腰帶!以前經過海關這種金屬環腰帶完全都不會有所

問題,現在看來他們都把機器的敏感度調高,我竟然因為腰帶,

又被叫到旁邊很徹底的被搜身。脫了我第一次鞋子。然後偏偏我

今天又聰明地穿了高筒的可愛迷彩鞋,每脫一次鞋就是一次辛苦

的工作(翻桌)。


到了波士頓,終於進了美國的領土了,很順利地,出境倒是相當

方便,提了行李,採了生物特徵,就可以出關了。不過在採生物

特徵的過程中,明顯地產生了性別的差異。平平我跟同學一起來

參加一樣的會議,單身未婚的女性,看來很容易成為被歧視與猜

疑的對象。盤問時,一開始就把我歸分為中國大陸來的女性,我

還要特別跟他糾正我從台灣來的,不是中國大陸來的。後來,我

跟同學對一下我們在美國可被允許停留的時間,我很訝異地發現

我只被允許停留到四月底,而我同學被issued的時間可以停留到

七月中。天啊!這是哪門子的性別歧視啊!該不會是因為單身未

婚,就把我想成想跳機的嫌疑犯吧?不要以為單身未婚女性都想

要跳機留在美國好嗎?令我很不爽。


除了令人不舒服的國族歧視、性別歧視以外,我們也見識到誇張

的兩大強權並肩作戰的具體呈現,還有美國現在正在暢銷的新愛

國主義。


在尋找目標航廈的時,迎接我們而來的竟然是這個畫面:





矯情的我們同在一起。我忘記是布來爾還是布西講過這句話。現

在,兩大強權國家借由國旗,肩並肩站在一起,這個標誌,真的

是相當微妙。除了我們同在一起之外,還有,我們支持我們的

軍隊,這種很戒嚴時期的標誌也讓我看到了,We support

our troops,然後舉目到處看到爛的美國星星國旗,愛國、愛我

們的軍隊、支持我們的軍隊、支持我們的政府,這樣的理念在不

同的空間裡不停地再現,不停地在空間中要你看到國家,不停地

在你生活的領域中灌輸要你愛國、愛國、再愛國。




美國,真是個自大又可悲的國家。每天生活在驕傲與恐懼中,每

天生活在自卑卻又自大中,每天生活在加害與被害中。偉哉?悲

哉?美國大帝國。我竟然在美國領土上講美國的壞話,哈哈。



宛若追日的夸父,往西。

往你最近的距離飛翔。

接近。

凌晨兩點半,我終於看見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