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歐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歐洲. Show all posts

31 October 2008

A bike, for public


前幾天台灣一篇押金5000元的公共腳踏車的報導,勾起我在巴黎的記憶,也突然

想起我好像巴黎遊記還有一小小部份還沒有完成,那就順便在此完成好。



畢竟是在巴黎感到最震撼的經驗。跟我年紀小到的巴黎相比,作為一個以觀光為主

的城市,許多特色是長久不變的:巴黎城依舊,香榭里榭還是一樣珠光寶氣,鐵塔

也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倒塌,只是原本的法郎變成歐元,法國變成歐盟的一部分

鐵塔偶而還打上歐盟的標誌。其他更深層的流變,作為暫過旅人,並沒太大感觸。



公共腳踏車,卻帶給我很不同的城市經驗。


(腳踏車,附車籃、車鎖、前後車燈。右下角是系統鎖)



在主要道路上與Metro的出口,總會看一列高科技控制的公共腳踏車。Velib,是

他的名稱。設置公共腳踏車的理由當然不出幾個原因,降低碳使用、環保、連結城

市交通網,最後,觀光用途。大家應該不會忘記四百擊裡,騎在單車上,狂跑在巴

黎道上到處看到巴黎鐵塔的都市景象。Velib,還蠻可以滿足這點想像。


(交易系統,正好有人在點車)



你可以購一張長期戶頭,一年或一週,你也可以購張一日帳戶,供你在巴黎一日使

用。租用也很方便,首先,你要有張晶片卡信用卡,其次,當然這張信用卡裡的錢

要足夠預付押金,150歐元。



取車後的30分鐘內是不用租金;超過30分鐘後,如果沒把車歸還,就得開始支付

租金。不過還好,主要道路跟車站口都有泊車的地方,除非是熱門道路或車站,才

有可能因找不到停車格而繼續尋找下個停車站,而超過30分鐘的時限,不然巴黎市

內各大點的路程都在30分鐘之內。不太需要支付租金。取車後的24小時車沒還,除

了租金外,你原本的押金,150歐元就不會歸還,用以防車失竊。



用信用卡註冊後,你會有一組號碼與密碼。以這組號碼與密碼進入系統後,系統會

顯現該泊車站目前有可用車的號碼供你選擇,選擇了車子的號碼以後,馬上到車子

的地方按鈕解鎖,就可以把車子拖出來使用。歸還時就把車子推進停車格的鎖上,

系統就會自動把車子鎖好。



還蠻好玩,立意相當好,台北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引用類似的系統?還蠻樂見台灣有

城市引入公共腳踏車的想法。但是有幾個問題可能要先優先處理。



第一,是公共腳踏車道是否安全?是否完善?以台北市來說,公共腳踏車道其實已

經來來去去好幾年了,從黃大洲時代就開始推腳踏車道,剛開始是敦化南北路的中

隔島上,看著它設立,又見著他掩沒在中隔島的雜草裡;再來的陳水扁跟馬英九時

代是在人行道上了,又見著腳踏車道切割了人行道的一部分,又看著他隨著人行道

磚的破,而逐漸被淡忘,只剩下深深淺淺的腳踏車的圖案,留在人行道上。



第二,人民的公德心如何?毀壞,失竊在所難免。系統有沒有足夠的防範,來防止

人性的惡劣面呢?當然,高押金與高租金是防範人性惡劣面出現的好方法。除此之

外,剩下的可能真要靠公德心與公民道德與教育。公民與道德這門課是不是廢止好

幾年了?不知道現在生活教育怎麼樣。不知道有無用處。



雖然考量的事情還很多,但是現在亂亂的腦袋瓜只想得到這兩大點。但是還是挺樂

見台灣的引進。



嗯,明明就還在準備要跟彼得咪停的東西!竟然還有心思寫這個啊。彼得不要怨我

,畢竟,巴黎比起你有吸引力得多。

9 September 2008

2008林小逼在巴黎(10/30更新)






怎麼覺得每天都在欠稿。不是欠論文,欠Paper,欠blog,覺得有寫不完的

東西。突然想起蘇格蘭好像還欠了幾篇...。



時間就像乳溝一樣,擠一下就有了。衝著這句PTT名言,我趁學校夏天結束

的末端,好不容易又擠出了一星期的假期去遙遠的巴黎,幫夏天作個句點。



我跟皮耶魯說(哈哈,皮耶魯是法文的彼得),我是去巴黎做田野調查的。

當然我是開玩笑,彼得老師也知道我話語中的頑皮話。但的確,當閱讀過

Harvey對巴黎的描述後,很難不以新的歷史觀點,再重新去觀看巴黎。



不過,這種觀點或許真的會太政治經濟學就是。因此,這次巴黎行可說是帶

著全新的眼鏡,再度去看這個城市。對我個人來說,這次旅行頗具意義。話

說因為這樣謹慎的態度,事前我還煞有其事地做了每天的行程,然而,到了

這個城市,才發覺這是真的是個不適合做完整規劃的城市,除非你跟旅行團

。每天的行程都會因為隨處行走,而看到一個有趣的點,而讓整個行程變了

調。所以變成之前的行程表只能當作好看的參考樣本。



除了正經的都市調查外,法國真是一個美食以及帥哥充斥的天堂。每天每天

經過的麵包店裡,為什麼就有看不完、吃不完的完美甜點?食物,作為品嚐

文化的另一種方式,真是經典的名言。法國的美食,尤其是甜點,那精緻的

程度與講究的作法與裝飾,真是精緻文化的極至表現。



帥哥就不用說了。天生的衣架子,加上每個人都濃到受不了的香水的味道,

優雅的動作、脫口就說出口的法文,加上有點自傲的態度,套一句旅途遇上

的韓國妹說的話:就算他不帥,但是只要他一開口講法文,優雅的舉止,帥

的程度馬上增高。(這應該算是一種崇洋媚外)



或許看完這次的遊記,很多人會說我是狂傲愛吊半瓶子的書袋,就讓我吊吧

。反正,我這不愛唸書的傢伙,很難得吊書袋一次。這一次,難得旅行花很

多時間紀錄遊記,就讓我半瓶子響叮噹一次。



所以,各位觀眾!再次宣佈,我從連街上都充滿香氣的巴黎放逐回來了!



2008/08/30 瑪格麗特

2008/09/01 拿破崙

2008/09/02 凡爾賽

2008/09/05 聖心堂

2008/09/05 煎餅磨坊 

2008/09/06 巴黎公社社員牆



2008巴黎-交通篇

2008巴黎-美食篇

2008巴黎-原始規劃紀錄



中間沒有的天數不是本人不見了,而是都泡在博物館裡。照片已全部上傳

請直接到照片區享用。

7 September 2008

2008巴黎-美食


除了煎餅磨坊外,整理一下我在巴黎吃過的幾家好地方。



1. Les deux Palais

3 Boulevard du Palais,

75004 Cite, Paris.



地方很好找,西堤島Metro站一出來,街角的第一家餐廳就是。當時會停留在

這裡吃東西主要是因為已經餓了一天,從倫敦出發到進到巴黎市區還沒有吃過

一點東西。只好偷懶,就近找個地方坐下來解決午餐。



我點了咖啡以及鮭魚波菜餡餅派,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吃過的號稱法國餡派

,都叫做『法式冷派』,但是我在這裡吃過幾次的法國餡派,都是熱騰騰的。

吃起來很不錯,而且英文可以通,可以開心點餐。



在法國如果你只是簡單說un Caf'e S'il vour plait,來的都會是很苦的

Expresso。不想喝Expresso的其他種咖啡,要記得要說正確的名字。



2. Le Pont Royal

8 Rue du Bac

75007 Paris.



這家也很好找。就在奧賽美術館後面的巷子裡。星期二撲了奧塞美術館一個空

(對,請大家記得,去美術館前要先注意他們的休息時間,不是個每美術館都

是星期一休息),就近找的一家餐館吃。



當時看對面的外國人點了Omelette,我也就跟著點了份Jumbo mix來試試。

所謂Jumbo Mix,其實把火腿、起士等混在一起。起士融化在蛋餅裡,邊切開

蛋餅還會溢出來牽絲,很有意思。



店長好像是亞洲人,不知道是泰國人?韓國人?或是柬埔寨人?眼睛細細的很

有韓國人的味道。反正我確定不是兩岸三地華人就是。



3. 麥當勞 XD

在全球化的時代,當然香榭里謝上也是有麥當勞與星巴克。以星巴克來說,在

法國的定位是相當有趣,雖然星巴克全球佈局非常成功,但在法國與義大利總

是碰壁。因此某天Metro上發的免費小報,其中有篇幅還是星巴克經理人說星

巴克在法國咖啡市場的訪問。雖然看不懂訪談,但是從其中圖表看到星巴克在

法國開店的數量逐漸上升可以當作第二版新聞,就知道這是多重要的事情。



因此,我還是進了星巴克跟麥當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就是因為他全球化

的布店模式,你可以安心地進去,知道可以用英文點餐,知道你買的東西會跟

在台灣、在英國吃到的星巴克的東西相去不遠。就像在東京會進星巴克的心態

一樣。



不過當然全球化仍有在地化的市場。麥當勞裡面的Macaron就是經典。Macaron

是大家來法國一定要吃的甜點,中文好像叫做杏仁蛋白餅,通常只要是麵包店

一定會賣這個,而且其實非常不便宜。通常一個Macaron小的大概就要2歐,

大的3到6塊不等,就看你店開在哪裡。



第一次進麥當勞我很驚艷地發現,麥當勞的咖啡部分,是有賣Macaron,而且

價格不算太貴,因此就在麥當勞吃了我在法國第一次吃到的Macaron。這是一

種相當奇怪的感覺。竟然在麥當勞裡,吃了當地最經典的點心....



4.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83 rue Lepic, 75018 Paris



這我之前就已經說過嘍,煎餅磨坊。米其林一星餐廳,是我此行吃得最滿足味

蕾的一頓。



5. Restaurant Pho Song Heng松興

3 rue Volta 75003 Paris

10:00-4:00 PM,離Temple, Arts et Hetiers地鐵站很近。



吃了好幾天的冷三明治,以及偶而只用來裹肚的甜點,再加上九月後的巴黎真

的冷,其實味蕾開始想念熱騰騰的亞洲食物了,平常自己在煮,畢竟都是煮自

己愛吃的東西,還不覺得熟悉的食物是這麼重要。尤其是熱騰騰的湯品,怎樣

的熱湯都好。



因此,到了第四天我已經受不了了,想起當初跟林老師來巴黎,大家一起去吃

的越南Pho,好吃得要命。因此,臨時抱佛腳地上網找巴黎好吃的Pho。就找到

這家號稱是巴黎最好吃的Pho。



他坐落在很不起眼的小巷弄裡。附近二區還是三區相當破舊與複雜的移民區,

應該是早期亞洲移民移來巴黎時,聚集的區域。隔一兩條巷子,還有一整條像

台灣永樂市場的布街,巷弄裡賣著新娘禮服訂做、晚禮服製作店,皮包、帽子

、服裝等,很多店是由日本人或是華人經營,也有很多亞洲人來批貨,尤其是

日本人。不知道是不是跑單幫的就是。



我去的時候大概是十二點半左右,其實還不到歐洲人吃午餐的時間,然而小餐

廳裡已經是人聲鼎沸。而且還有很多人在外面排隊。裡面空間很小,每個人都

只能得到20*20公分左右的大小,來解決一頓飯,而且要趕時間,因為外面的

人龍,讓你感覺到從窗外玻璃透過來的壓力。



這家店只有兩種東西,Pho還有Bo Bun。Pho是湯的,牛肉丸子加上牛腱肉,

以及生牛肉,用滾燙的牛肉湯汁澆上去,生牛肉片就會被燙得半生不熟,牛肉

湯甜美,半生不熟的牛肉片嫩甜,將他付給的檸檬以及九層塔等香料加入湯裡

酸中帶甜的熱湯,在有點寒的風中,超棒!



BoBun是乾的,像米粉一樣的東西,通常是跟雞肉一起吃。話說法國人好像真

的很愛吃,最後一天買了一碗外帶回Hostel吃,還有金髮美女問我到底在哪

裡買的,她快餓死了,這種『中國料理』看起來很Yummy...



好吧,我知道他們不太分得清楚亞洲各地的不同,因為就算這種亞洲餐廳自己

都不是很願意分得清楚,我某天經過的一家柬埔寨人開的餐廳,就是最好的例

子。看起來賣的是外國人愛的那種中國菜的樣子、裝潢也是華人裝潢,但是讓

我好奇的是他拜的佛神明顯跟華人不一樣,讓我好奇問了店主,原來是柬埔寨

人,問他裝潢,他自己也都失笑了,說這只是裝飾而已。



很熱門喔這家,如果大家想去松興,得要有心理準備不是要排隊,就是要等很

久喔。



6. Flunch

這是家連鎖的自助餐店。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至少我在龐畢度、以及塞納河南

岸都看到這家自助餐店。



裡面很方便,隨時都開著,拿著拖盤,去各餐車點上去點你想要的東西,最後

結帳,就可以了。吃起來也還算OK,不會太貴。不過,本來是因為想吃淡菜

才跑進去的,結果後來發現他竟然沒有淡菜了。殘念。



7. 其他很多

還有很多家是因為收據丟掉了,或是餓到極點沒有拍照 XD。例如說很多家好

吃到爆的麵包店,裡面好吃的Crepe、Tarte、烤蛋白...。好吃甜點請大家

不要錯過。只是我很納悶的是,不是聽說蒙布朗也是很有名的甜點嗎?可是我

看了一星期,只有看到蒙馬特的一家店有賣蒙布朗,其他沒看過有其他店有賣

是成本太高?費工?還是現在根本不是栗子的季節?不對啊,明明巴黎掉了滿

地的栗子,誰請告訴我,為什麼很少人在賣蒙布朗?



以上各項介紹,請參照相本: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mizu&book=80


順便講講小費好了。在歐洲給小費,是個很複雜的事情,也是件麻煩的事情,

每次都要算好久。一般的餐廳大概是10到15%左右,好一點的餐廳,15-20%左

右。當然你有錢多給點沒關係。結完帳後,無論你是付現或是刷卡,付清後,

可以直接留小費在桌上。



不過記得,英國、法國、美國都有一毛的銅色小幣,請不要為了要消耗龐大的

銅色小幣,用那個東西付你的小費。銅色小幣是很厭惡或是輕視服務生的態度

才用的。除非你覺得該餐廳服務很爛,要用銅色小幣表達你的不滿。

6 September 2008

2008巴黎-死亡的終點


巴黎的最後一天,用墓園的巡禮作為一週假期的句點。我媽如果知道我去墓園混一

早上,大概會瘋掉吧。原本,只是為了追隨巴黎公社在巴黎的生命腳步,希望去看

最後鮮血斑爛的句點,但最後卻意外地拜訪ㄒ與多名人最後休憩的場地。



這是再巴黎幾天裡天氣最好的一天。Metro坐到了Philippe Auguste,就看到大

大的標誌指向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墓園就像肅穆的監獄,冷峻的圍

牆隔離裡面與外面,雖然大門敞開著,但氣氛就明顯分格成兩個世界。



到了門口,原本只想去觀望紀念巴黎公社的Mur des Fédérés,巴黎公社社員牆。

這是長久以來左派來巴黎憑弔的場地。起義為期72天的巴黎公社,是歷史上第一個

無產階級的專政組織,在1871年5月27日,最後的200名左右的巴黎公社社員在這

堵牆邊犧牲,正是為巴黎的工人革命畫下句點。最後整個巴黎總共為巴黎公社起義

奉獻了無數萬名人民的鮮血,其中包括兩萬名未經審判就被槍殺的公社社員,以及

無數在奮戰中喪生的巴黎市民。



在歷史的破裂帶上,那時的巴黎,簡直就是雨果筆下的地獄。



在墓園門口,打算循著地圖。卻發現很多人為在那邊觀望,循著不是巴黎公社社員

牆的標的物。害我不禁好奇著,他們都是來觀望誰?是來看圍牆?來看布朗基?問

了好幾個旅人,原來,很多人來看Jum Morrison,Oscar Wilde,而更多人來看

的是Chopin,以及Edith Piaf!真是太驚人了,害我也躍躍欲試,跟他們去拜訪

這些人。



先來看看大家如何表達他們熱愛的偶像的方式。以王爾德為例好了 XD


看來,這終其一生被放逐於英國之外的王爾德,倒是被眾人熊熊熱情的烈火包圍。

我不知道女性們用熱吻獻上對王爾德的崇敬、或用來留下到此一遊的典故究竟是什

麼,但是當許多女性獻上了熱吻時,作為同志的Oscar,在天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行走了一整個早晨,有些墳有後代,仍有人持續地打理;有些則是因為是有名人,

仍有信徒絡繹不絕地來朝拜,不時貢上鮮花,表示崇敬。但是更多的古老墳墓,卻

無人整肅,荒蕪於栗樹間,六呎下的身軀或許已被吸收成為栗樹的一部分,而地面

上的墓碑崩毀、被栗子與枯黃的栗葉堆滿。無論有多少感慨、有多少顯赫,數十年

的恩怨情愁,人生最後不過就是這一方,六呎之下。



終於踏過許多墳墓,來到社員牆。民主的殉道者,另一個在巴黎的痕跡。這些殉道

者們用鮮血灑染法國自由的玫瑰,或許,這種用血腥方式換來的自由,時間以及殘

酷洗禮所得到的民主,人民做主,人民才會更珍惜,了解其意義,以及尊重其得來

不易的成果。



左派?右派?保守?激進?又如何。他們都是奠基著民主的階梯。將法國送上共和

之路的地基。在蒙馬特,在現在仍充斥著混亂與不和諧氣氛的區塊裡,一一紀錄從

開始到結束的痕跡。比起在香榭里謝上的巴黎,我更愛的,是蒙馬特小巷弄裡的巴

黎。



有些違和感,卻不得否認,這種混亂著階級與族群的區域,卻是新生的綠點。

5 September 2008

2008巴黎-La Moulin de la Galette


拜訪米其林餐廳,也是計畫中的重點。畢竟,在美食的世界中,米其林每年

的guide根本就是聖經,被這些美食家指點到的餐廳,可說是美味的代表,

所以想吃好吃東西的人,莫不把米其林當作是一本法國美食guide book。


根據Mu'see de Monmartre的介紹,Moulin de la Galette是當前蒙馬

特剩下的最後兩個磨坊,當然,已經不用於製造麵粉了。天啊,講到麵粉,

突然想起巴黎最慘烈時,麵包混有磨成粉的死人骨灰的故事。這個地方在19

世紀還成為巴黎庶民最熱門的社交空間,雷諾瓦著名的『La Moulin de

la Galette』畫作,就是再現當時情景。現在該畫正掛在奧塞美術館裡。



在18區走了一早上後,其實是有點累了,有點像放棄去尋這家餐廳,坐在公

園裡吞下了我剛剛買回來的Quiche。然而吃完小午餐繼續走的過程中,竟然

在巷子裡看到這夢想中的磨坊。天啊,怎麼辦?好想進去喔!只好挺著剛吃

完一塊派的肚子,走進餐廳裡。



餐廳裡有分17以及25歐元的套餐。17歐元的套餐,有主菜+前菜,或是主菜+

甜點的搭配,如果是前菜+主菜+甜點,就是25歐的套餐。我選擇3-course

的25歐formula,再加點紅酒一杯,最後加點咖啡搭甜點。


歐,我要怎麼說呢?果然是米其林餐廳(沉醉)。前菜我點的是蘑菇鵪鶉蛋

濃湯,磨菇的味道又濃又稠,濃縮了蘑菇的香味與精華,沒有全熟的鵪鶉蛋

點綴在其中,超完美的組合。


主盤我則點了鴨腿。大概就像美味的關係裡,百惠吃到織田老師的烤鴨腿一

樣,只有用『好吃到想掉眼淚』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吧。混著洋蔥下去煎的

鴨腿,有著洋蔥的香氣,卻又有鴨肉的甜度。鴨腿肉不像有些餐廳的鴨腿煎

到會乾掉,而是將鮮美的汁液封在肉裡,隨著切開肉塊的時候才溢出來,搭

配波爾多紅酒,啊,一頓飯真像百惠上身!

甜點倒是還好,大概是因為太飽了。然而還是很值得推薦。相對於英國甜點

的太過,這邊的巧克力慕斯用的是苦巧克力下去製作。巧克力的苦味,讓甜

的慕斯卻沒有太膩,很適合放進第二個胃裡。



不知道是真的那麼好吃呢,還是頂著米其林一星加持的崇拜,每一口都覺得

好可口,可口到覺得把他吐掉或拉掉都是浪費...。但是還是要再說一聲,

C'est Bon!



地址:Montmartre. 83, rue Lepic, 75018 Paris。是要花點時間找

網頁:http://www.lemoulindelagalette.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