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刊登於華山官網。
版權所有,如須引用,請來信告知並正確引用。
在應是人間四月天的台北-文創陳彥甫總經理訪談錄
文/林小逼[PhD Candidate, Sheffield University, UK]
四月,應該是人間如花四春的季節,然我正驚艷於如七月般的忽陽霎雨。在台北
市繁忙的十點鐘,我匆忙地步入忠孝東路上的一方歷史酒廠,霎那間宛如踏進一
道無形的門,結界著吵雜的車水馬龍與寧靜的綠油油。原本看似要下雨的灰白雲
朵,竟無聲地透露出一絲絲蔚藍,頂澱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高聳煙囪。
寧靜。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北市摩天大樓裡的湧著文化的一方綠洲。
老靈魂的新綠芽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創立於一九一四年,前身是為日治時代的酒廠,老一輩的人
稱華山酒廠、或台北酒廠、也有人記得她最燦爛的別名『烏梅酒廠』;在國民政
府接管台灣後,她曾是國內米酒與水果酒最主要的提供地。在八零年代末期,台
北市都市化以及酒廠水汙染的雙重壓力下,台北酒廠遷調至林口,留下往後十年
華山斷層的歷史。十年間,許多人逐漸遺忘他是酒廠的歷史,然而在一九九七年
金枝演社進入廢棄的酒廠演出『特洛依』後,從廢棄的工業地景轉變為前衛藝術
的試驗場。如今,隨著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二零零七年取得華山藝文特
區ROT的經營權,她換上了新的披紗『華山1914』。種種名稱,不啻呼應台灣文
創發展公司總經理陳甫彥所說台灣文化充滿歷史與混血的本質,更反映華山酒廠
百年老靈魂下跟隨著歲月不停擦去的斑駁尾紋與增添的新生命。
是了,是充滿近一百年歲月的的老靈魂。雖說,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看盡風霜百年,
但老靈魂下卻也有著人們所割捨不去的可愛。
陳總經理說,他個人對華山老靈魂新生命的觸動,主要來自於對其百年歷史變遷
的了解。從酒廠、到製造樟腦、被菸酒公賣局接管,後來酒廠的另一端發展成華
山車站,華山的變遷不只是酒廠本身的變革,更見證台灣的歷史,無論政治、經
濟或是文化層面的歷史變遷。除了因歷史理解所引發的悸動外,另一觸動的熱點
,來自於知名作詞人、最近跨界電影與舞台劇的方文山先生。他回憶著,當他與
方文山行走於廠房,方文山對牆上斑駁的歲月的老漆感動不已,也發現的確有些
人就是會受到老東西的召喚與感動。
『可能也許真是老靈魂或是什麼』他笑著說。但陳總經理也強調,或許的確有那
一絲老靈魂存在著,但台灣文創所要做的並不是如上海1933那樣去緬懷過去舊有
的光華歲月,將舊有的靈魂分毫不差地放進華山百年的軀殼裡。『不是的』,他
強調『我們希望反而是從一九一四年到現在二零零九年接近百年當中,華山看過
多少的改變。』他進一步說明,『不是說華山把這些老的東西放回來。而是從老
的,到新的,然後回過頭來看台北(或台灣)有什麼東西。』
台灣文創的機會:混血、創造力、多元性
陳總經理認為,在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有希望,他開宗明義地講『好處的地
方是我們是個多元的混血。』他強調,無論是在移民造成的血統混血,或是不同
的統治者來去造成的文化混血,都是台灣內部文化與意見多元的濫觴;而多元的
文化與意見,就是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因子-創意的來源,也是產業所以有商
機之原因。
陳總經理用幾個最貼近生活的例子,一則傳統一則現代,進一步深入淺出地闡述
他所謂的『混血』在日常生活裡所形成的燦爛。
『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好吃的牛肉麵,就是混血嘛,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好吃的小吃
,就是混血嘛!』陳總經理用一般人最熟知的台灣小吃與牛肉麵,來詮釋台灣。
在台灣大街小巷,可以吃到來自不同各地的小吃,不同來源的小吃在適應當地食
材與商人巧思混合下,發展出台灣混種卻又獨特的小吃文化。他意猶未盡地繼續
以台北東區的Pub文化,來說明台灣融合、包容各地文化,形成獨特自我的現象。
『台灣就是可以把這樣的文化融合得相當好,你到東區的Pub,可以看到很
Western的概念,但是又沒有那麼洋化到不得了。所以混合的程度,台灣絕對符
合一點,叫做包容性高。台灣的包容性高不高?高啊!』
老靈魂新生命的不二法則:融合、跨界、合作
然而,要在百年軀殼上重新種植新生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受限於原
空間以工業生產為主要目的,諸多硬體設計是為『有效率地商品生產』而設計,
若要轉化為其他功能的使用,例如展演、演講或餐飲店舖,的確要花費許多成本
與時間來改善硬體設施。二來,除了硬體的限制外,如何扭轉市民對『台北酒廠』
百年來作為酒廠的印象,亦是嚴峻的考驗。因此,植基於台灣混血與多元創造力
下的跨界合作,成為老靈魂新生命啟發的不二法則。
雖華山硬體目前仍在作微調與修復,但陳總經理表示,就算在修復工程仍在進行
的當頭,也不會放過在過渡空間裡展示『複合』與『跨界合作』的概念。他說,
跨界合作的啟發,來自於一方書桌。書桌,是非常深入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尋常
空間(ordinary space),藉由呈現來自各界貢獻的『書桌』,連結一般民眾與不
同領域的菁英的日常生活,讓民眾在看到書桌當時,自行投射曾在桌前俯身創作
的眾家身影。
『方文山可能要開小花園書房,幾米希望在華山做個藝術中心,所以我們先邀請
他們在這裡呈現一張桌子,所以你可以看到幾米畫畫的桌子,也可以看到方文山
寫詞曲的桌子,我們把他們的桌子搬來這邊,只是要告訴來訪的朋友,這個桌子
是活著的,有一個人在坐著,這些人在華山,可以是有作品,可以是有事情,可
以Boutique,有Workshop的概念,我們希望這樣的東西在華山,利用不多的空
間,讓她充滿各個角落。』當然只呈現個別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慢慢發現這些
人是融合的。』
不只是幾米《地下鐵》的圖繪流轉,或是方文山的音樂充耳,還有周杰倫導演電
影的浮光掠影,或是溫慶珠女士的服飾香氣,都可以是華山融合的對象。若覺得
那些似乎是太過遙遠的藝文人生,或許,茶海中的一壺好茶,或是溫潤的陶土木
頭,五顏六色的花草人生,華山是一個可以集結這麼多不同創意的人才去呈現個
性的東西的一個舞台。
『因此我認為,華山強調的,表達的是一個生活主張、生活態度。或是生活的想
像吧。』眼前華山平面圖的阡陌縱橫,正投影著我們在這塊島嶼上大街小巷的生
活空間,陳總經理摸摸這塊連結生活與文化的多彩地圖總結地說。
華山作為台北的舞台
華山,在陳總經理的理想中,未來不只是一個呈現與融合跨界創意人才的舞台,
更要可以是呈現台北城市特色,述說台灣故事之美的一個舞台。
『如果說我把台灣想要的一些Character,想要放大的東西放在華山,那代表人
家可以來這邊看個夠。就像圓山旁台北故事館,來華山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可
能性及故事。可能呈現在華山的只有一兩家畫廊,餐廳,展演,沒有代表全部,
至少代表很多風韻在這裡。』
呈現特色,期待吸引來的顧客群,不只是來自於其他國家的旅人而已,更重要的
是如何召喚市民、或來自其他縣市的民眾對在地的情感,當眾人來華山的時候從
文化創意產業的作品中獲得啟發,從中感受到創作人的感動,並對所呈現的在地
特色表達認同,感覺到『台北市有個蠻特別的一個地方,不同於SOGO,不同於
誠品,不同於新光三越,而是很Friendly,很舒服,年輕人喜歡來的地方。而這
樣的生活態度也有機會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觸摸的到,叫華山。』
陳總經理表示,畢竟要改變一個既有的商圈比較難,但是華山可以是台北一個新
的機會,透過安排在華山的活動或展演,創造台北市新的文化串聯的節點。台灣
文創公司理想的是『這個華山也不是屬於誰的,是屬於這些共同創作的人,所以,
她就是一個"我們的","台北的"華山。』
華山未來的挑戰:內需與外需市場
無論是出自經營者的英雄慧眼,或出自對於奉獻在地的一股使命感,無疑地,在
陳總經理眼中,華山是當前台北市裡最有條件的一塊文創基地。然而,所謂文化
創意產業或創意城市他不是沒有條件的;而當前,對於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或是台
北市要成為創意城市,『市場』就是最嚴格的挑戰。
身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員,陳總經理直指台灣創意產業的瓶頸,就是內需市場太
小,所以若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要獲得成功,不只是要獲得內需市場的肯定,更
重要的是要可以走向文化出口外銷的可能,否則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走不出經濟
規模。因此,『幾米』模式成為陳總經理口中可以參考的案例,以『國際品牌』
自我定位,訴求『Never Ending Story的感動』,不僅走入大眾的日常生活裡,
擴大內需市場;更走出國門,以國際化『創意精品』的角度,叩關國際市場。
收場白
結束了訪問,臨行前,陳總經理還千叮萬囑我一定得去看看奔牛們,去體會他所
謂的台灣文化的混血的最佳表現。我緩步走到奔牛節後牛群回籠的『牧場』裡,
看著維護專家正在細心修復的牛兒們,無論是背著美味的小籠包、現代的一零一
、古典的青瓷花、前衛的夢幻圖騰,每頭牛隻所背負的語彙,在上面的刻劃,體
現著來自在地不同藝術家的意念,從中更體會融合全球與在地文化所產生的多元
概念。
華山,的確,不同於信義計畫區裡新光三越鑽石般的時尚奢華,亦不同於台北一
零一作為對摩登與高度膜拜的巴別塔,而是另一個以時光濃縮,來展現都市性格
的一個地方。我不敢稱她為聖地。但是她的確是個可凝聚都市性格、展現都市文
化創意的創意空間。作為一個舞台,無論是與市民或是與旅人互動,都可讓他們
『認識』、『體會』與『相信』。
三不五時,無論斜雨輕微或是暖陽高照,都帶著你欲汲水的心靈,走入被台北市
繁華所包圍的創意華山汲汲心靈的泉水吧。
訪問台灣文創股份有限公司陳甫彥經理於2009年04月9日,台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