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uly 2006

啜泣!公主當道!


最近公主與王子當道。



現在,好像很流行長得很帥的女生王子樣,或是長得很美的男生。然後,長得很美的

男生都要叫做公主(孟克吶喊狀~)。像妹妹最近很迷的KATTUN裡面的一個長得狠像

hyde的男生,稱號叫做公主;咦,還真巧啊,我記得hyde就被我們飯封作公主;好

巧不巧現在韓國也出了一個公主,王的男人中的孔吉(李準基),呦~真是美得不像

話啊!要我們女生的臉擺哪裡(哭得翻來翻去)。



長淂很帥的女生王子樣就不用我多說了,真是不知道男生的臉要擺在哪裡 XD

現在看版的版友很多都很熟:那個帥得不像話的海龜大人啦,那個也是差不多帥的

狐狸大人,在我心目中很美又很帥的摩愛像~ ><



現在真是公主與王子當道啊!

樂生

參與樂生運動的人,幾乎都是自己認識的人。不過自己一直沒有涉入以及協助樂生的事情,

自己一直覺得不太能對樂生的事情有些什麼意見或是想法,只因為出師無名。不過,看著他

們抗爭、看著他們絕食、看著他們跟巨大的黨政以及國家機器反抗與奮鬥,其實心裡還蠻感

動,尤其上次與各位樂生療養院的居民上凱達格蘭大道抗爭的那份熱忱,反映出,這些弱勢

族群的無力,以及作為學生僅剩的一些力量,用學生單純的實及名,關懷弱勢的一個出口。

但是當然,過程中也看到一些問題,思考了很久,不想提,但是又怕現在不留個紀錄,未來

如果有幸參與到類似的工作時,反到忘記了這些初衷。



都市發展與弱勢團體的抗爭

我忘記誰說的了,不過說得很好、說得寫實、也說得殘酷,樂生療養院的事情,不是單純地

對抗捷運局、台北縣政府、或是參與樂生夥伴最後針對的目標-國民黨,事實上,在某些程

度上,是與沿線開發的財團、更主要的是居民,來做一個抗爭以及企圖圖得一個妥協。在鄰

避效應的驅使下,居民應該會站在都市發展的那方,學生關懷弱勢的這個角度,在我聽到的

狀況已經被詮釋為:「哎呀,一定是被某些人利用」,或是「真是天真的一群學生,只會為

他們所謂的理想來著想,怎麼不想想我們住在這裡的人的未來以及發展?」真是扭曲了學生

的奮鬥,但是不也呈現出某些問題?在希望保留的同時,替代方案是什麼?不強制拆遷後呢

?等這些人都凋零以後呢?如何保留原貌卻又不影響都市的發展?我看到學生理想的一面,

卻還沒有明顯地看到可以務實的一面(如果我漏看了,也請告訴我吧)。



抗爭以及政策的轉彎

周錫瑋的簽名,是我感到最大的憂慮。當然,我並不是站在贊成拆遷的這一方,只是,這樣

被動式、只顧選票、民粹式的簽名,以後真的會履行嗎?已經有足夠的策略了嗎?這都是非

常大的問題。



政策的轉彎將會是最大的爭議。當然這跟先前執政者沒有好好規劃有相當大的關係,也告訴

我們未來當做規劃者一定要先做夠多的田野與現地調查,才不會造成紙上規劃的嚴重問題,

我想這是長久以來台灣規劃界的問題,到現在好像還是沒有改善太多(真奇怪,每年上課都

在講,但是現在的圖面上規劃者還是這樣啊!這是為什麼?)。但是,反過來看,如果每一

次政府的替換就會造成政策的不連續性,這樣朝令夕改會造成制度上多麼大的問題,以及公

帑上的浪費?想來就覺得台灣真的很沒制度,只是名義上的民主,在民主該有的制度上並沒

有建立起來。



要做社會學相關關懷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參加過社會運動才會了解真諦呢?

當然上面都只是一些單純的想法,我無意批判誰,贊成或不贊成誰,而且我實在是沒有真正

的角色來講這些事情,不過這樣的想法以及角色,也讓我反省了一個問題:要做社會學關懷

的人,是不是要參加過社會運動,才能夠做得好?才能夠了解社會關懷的真諦?如果答案是

YES,我想,我會非常、非常、非常地焦慮....



(所以,我的重點是,如果沒有很成熟的想法,不要批我啊啊啊啊啊啊...)

28 July 2006

全國ツァの千秋樂!TOP發布倒數計時開始.










今天,ミズさん全國公演千秋樂!距離下次大劇場公演稽古也正式開始倒數計時,在預期之內,

下次ミズ的消息應該就是下期雪組TOP公告?



在這此時,收到skystage的新節目通知,以兩位即將到任的新TOP為節目啊啊啊啊啊啊.........

安蘭-->九月十月?!為登上星組TOP熱身!

MIZU-->十一十二月?!為登上雪組王座熱身~~~~~~



我自己好深的怨念...... Orz..... 



本 blog title第二條:

2. Visualize your dream: 所以,想像自己去看小水披露的時刻

夢想持續具像化中.....

25 July 2006

打包日記:倒數50天,打包到一半的包裹




打包日記的第一天,很亂的書房.

公司一堆人等著要來家裡開farewell Party,總是跟她們說:我的房間很亂,還不是機會來.

現在放上照片,以示清白   XD(不過仔細思考一下,曉樵說得還真對,應該在這麼亂的時候

叫大家來,然後請大家幫忙整理完才可以開Party... XD)







其實,能帶走的東西並不多,且也覺得好像沒有那麼必要什麼都要帶走,所以,打包的東西

只有展開箱子裡面的東西,媽媽恐懼的、沒有辦法打包的那堆東西,都只能放在書架上,等

著我三年後把她們帶到我的新地方.(嗯,會這麼說,其實是因為我不太相信我順利學成回

台灣後,會繼續住在家裡...)



不過,打包的過程還真是個掙扎的過程.什麼東西要帶呢?什麼東西不該帶呢?雖然很多前

輩們放了很多資料以及經驗在網路上,不過自己真的在挑選的時候,還真是難.例如書好了

,好像每一本書都很重要,可是,書很重,而且其實國外也有圖書館,好像大部頭的書應該

不用帶才是;可是心頭一轉,書好像很重要耶,國外的花版又不是那麼方便(雖聽說也有)

,好像帶一下比較安心喔....



就這樣可以三心二意好久.



想帶著走的東西太多,能帶在身上的總嫌太少.人生啊.



17 July 2006

李光耀

李光耀的一句話。



「贏得選舉的確重要, 但大家更應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財產、子孫的教育,

 以及未來五到十年新加坡在全球的位置」



如果台灣每一個人都把這句話放在心上,不只是政客,甚至選民、學者,我想

台灣應該會變得非常好。因為,台灣本來就有非常良好的體質,本應該可以比

新加坡更好。



台灣事實上是有相當大的潛力的,無論是在地理位置上、對於高品質人力的吸

收、目前華人世界少見的民主系統、強而富的經濟經驗與基礎,對於先進科技

的吸納...

台灣,實際上是不需要用鎖國來強化或保護自己,領導人應該知道的是,只有

面對競爭者,生命體才會懂得如何更往上發展。



要不然,沒鎖過國也看過別人鎖國。

從歷史上來看,鎖國的下場通常都不太好。

而,不是因為體恤人民而鎖國的下場,會更慘。

13 July 2006

我愛正體中文

 











連署網頁 http://203.69.129.149:8080/heritage/



不多說了,就是這個。

我熱愛正體中文,我以會寫正體中文為榮,請大家一起響應。(以下沒有了)

10 July 2006

成功的失敗






這屆的世界杯終於打完了,沒有了歡樂的季軍賽後,本來不想看了,不過,還是意興闌珊地看了冠

亞賽(我不是法義的飯),也很"榮幸"地當場看到ZIDANE的頭槌在人身上的歷史畫面。那一瞬間,

我還真的呆了。



悲劇英雄的塑造



很多人在賽外臆測著當時ZIDANE到底聽到什麼?為什麼抓狂?許多陰謀論紛紛出爐,或是那「只論勝

利,不計手段」扭曲的運動員價值一直被討論著,足足為已經落幕的世足賽增添些戲劇效果。不過,這

紛紛擾擾的背後,對席丹來說,不正好呼應著他傳奇的身分嗎?這懸案的一錘,不也只是為他傳奇的足

球生涯畫下最戲劇化的最後一筆嗎?無論他以後說或是不說,都已經不能磨滅這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

以及這景象背後,成功塑造出的悲劇英雄角色。



這何嘗不是個成功的個案?根本就是經典的成功。



未來或許很多人會忘記,他究竟效忠哪一隊,可能也會忘記,過去他為法國在關鍵時刻中頂進多少顆球

也可能都會忘記2006年冠亞軍一賽中的種種細節,但是大家一定不會忘記,在忍受對手碎碎念以後的席

丹,對對手擊出他生命中職業生涯中的最後ㄧ頭槌,最後落寞走下球場的那個背影,及回國後領袖到人

民對失態席丹、亞軍球員的溫暖掌聲。



以失敗卻愉悅地堆砌的成功



這種成功的失敗,在這屆的世足賽中一直被看到著,無論是一直坐冷板凳的卡恩,最後輸在德國隊下的

葡萄牙飛哥,最後都是踏著失敗(當然,卡恩不算失敗啦,不過坐了整賽冷板凳,也算失意了)的步伐,

成功地走下職業生涯。當然她們面對著失敗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德國季軍賽三比一大勝,整個球場像拿

了冠軍一樣的瘋狂,對於爛爛的後防、關鍵的克林斯曼以及傳說中失球的泰格,也用正面的態度來看他

們的貢獻而非敗點;英國雖然這次打的爛爛的,也有類似的情況,面對魯尼的脾氣Eriksson都已經自

請下臺了,還在最後一刻為魯尼辯解:Don't kill your golden boy Rooney。

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運動家精神吧?盡力地在每一場競賽,勝不驕敗不餒,愉悅地、寬容地面對每一次

的結果,最後下台時,很紳士(或不紳士卻很傳奇)地下臺。



如果事情發生在台灣,不知道會是怎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