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September 2009

人生課題

總覺得死亡是離自己很遠的一件事情,尤其自殺離開生命、離開世界,離我很遙遠。然而,今天卻離我這麼地近。在我最不知其所以然的時候。

今天應該是很開心的一天,雖然抱著空空的第七章,跑來愛爾蘭,但是旅遊總是愉悅的。想著那時候走到曼城機場,看著第一次搭乘的廉價航空的經驗,像鄉八老一般地東摸摸西瞧瞧,很覺得新鮮,覺得自己的人生又多了一點經驗。卻不知道,自己身邊的同學,卻在悄然中,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剛下飛機,將手機的飛行模式取消,看到一封新簡訊。一看,是Pantiq的來訊。來簡訊內容,說著:

Have u known stephen's news? He has gone by comitted himself....

看到這裡我嚇了一跳,這是我知道的那個意思嗎?我知道我英文不好,但是,這個字,我應該也還認得... 難道他有新的意義,不應該是我之前認知的那個意義,在我認為的好同學身上。我緊張地回傳簡訊給Pantiq,再次確定細節。卻再次收到噩耗的細節。就在他的伴侶短暫離開家裡帶著女兒去買東西,回來卻看到Stephen上吊在家裡。沒人知道原因,可能是因為博士班的研究讓他受苦,或是其他原因....

看來平鋪直敘的文字,又是異國的文字,看來此時卻是更加地冷酷。

要一個人面對死亡,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一個人自己套進圈套,終結自己的生命我無法想像,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在文本中,像是生死朗讀,凱特溫斯雷最後決定上吊的那一幕,整理好東西,搬好桌子,可能還有綁好繩子,脫下鞋子,踩上桌子上的書... 這一幕幕,現在回想起來,是戲劇,但是當凱特溫斯雷換成自己認識的同學的臉時,卻顯得那麼不夠真實。自己以為已經預習過的死亡課題,自以為已經很可以理解,畢竟人生如戲的真諦,然而當你面對真實的時候,卻發現,這一切都是當時的文本,你的閱讀,無法帶給你的衝擊....

我一個外人都無法想像了,我真的無法無法想像,當他的伴侶回家,看到那一瞬間的衝擊。這是我在facebook上留下的訊息,卻是我在面對衝擊、整理思緒、在想像與衝擊交叉間,真實的反應:

剛下飛機就收到同學自殺的惡耗... 怎麼回事... 好難想像東西擺個滿桌,他卻竟然不會再回來了。他是個認真的好同學,好榜樣,我常常認
為如果我跟他一樣認真就好。之前以為他身體不好,整個暑假在家裡而已,怎麼上星期說走就走... 整個心情很不好。人生好無常啊... 一路好走史蒂芬.... :~

每天規矩上下班的他,五點半一定回家的他,從系館窗口看到騎著腳踏車、穿著黃色背心離開系館的他,很辛勤在系館努力、寫論文的他,東西還擺滿在桌上,好像只是暫時離開的他.... 卻就這樣離開大家。或許,真的愈以為堅強的人,卻愈顯得脆弱。就像我另一段留言:

嗯,的確是。不過沒想到就是,因為他的朋友那麼多,一向

也很努力,進出研究室也都很規律。是很標準的博士班研究生。目前暫時無法知道他真正決定要離開的原因是什麼。但是他決定了,只能尊重他的選擇... 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獲得永遠的平靜。願所有的神明都祝福他以及他的家人...

我以為我來英國唸書,得到的是學術上的課題,新生命上的充實,沒想到,現在卻多了充滿衝擊的另一段、異國的人生課題。周老師常說我多愁善感,想太多的意思。但是,當你真實面對這些片段時,怎麼能不想多?人生有太多無奈,不是幸福的人與順利的人(or 或許人家也會這樣想我),能夠理解。

說巧不巧,早上在飛機上才在閱讀著亡者與生者之間的關係。Marx 與 Derrida對於亡者,有著在哲學上不同的想像,Marx認為革命始於對未來烏托邦的期待,而不是來自於過去;而Derrida卻告訴我們,人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擺脫掉過去/亡者。或者,兩者都對只是對於過去的 Stephen來說,衝擊的革命手段,來自於對於未知未來的期待,企圖擺脫掉他痛苦的過去,但是對於現在仍在世上,他的朋友們,或許永遠都會被揪著,被有著他的那一段記憶,以及他的逝去的無名原因,糾纏著。

Rest in Peace, and may God be with you...

No comments: